施耐德电气工业社区

+加入社区 社区登录 成员注册

施耐德电气工业社区

+加入社区 社区登录 成员注册

您的位置:控制工程网 - 施耐德电气社区 - 新闻动态

让理想照进现实:破解智能工厂建设之道

作者:www.cechina.cn 发布时间:2025-09-30

摘要: 在本届工博会同期,施耐德电气联合中国联通、华胜锐盈、澜兔数界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开放自动化赋能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报告,在探讨创新的技术架构和场景应用的基础上,一并分享了以标杆案例印证的实践成果,为充满转型决心却不乏挑战和困惑的企业指出一条可行之道。

  今天,打造智能工厂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然而,当理想照进现实,到了众多制造企业真正要从一砖一瓦开始构建智能工厂之时,他们需要的就不再只是形形色色的构想与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规划与指南。
  那么,在哪里可以找到这种可操作、能落地的智能工厂建设指南?面对这个问题,一些产业界的实干家已经联手展开了自己的探索。
  在本届工博会同期,施耐德电气联合中国联通、华胜锐盈、澜兔数界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开放自动化赋能工厂智能化解决方案》报告,在探讨创新的技术架构和场景应用的基础上,一并分享了以标杆案例印证的实践成果,为充满转型决心却不乏挑战和困惑的企业指出一条可行之道。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智能工厂的建设之旅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从单一技术应用走向系统性解决方案,从封闭生态走向开放协作。
  告别技术“独舞”,铺就生态协作之路
  伴随着技术的推陈出新,在智能工厂建设这种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单一企业已经很难具备所有的专业技术与工程能力,这使得生态协作成为了新的“标准模式”。为此,施耐德电气不仅注重与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还积极与初创企业携手创新共赢,力求让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有了这种跨界的生态合作,才能将技术融合的价值,不断延伸到智能工厂建设的广阔场景当中。而且,这种生态协作模式不仅强调技术上的开放,也强调场景上的开放。正如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所说,施耐德电气不仅在工业控制领域力推开放自动化技术,也是率先向联通开放工业控制场景的企业。正是这种开放、共创的姿态,为整个行业的协作创新树立了可参照的标杆。
  当群星闪耀时:共创共赢打造智能工厂
  这种倡导开放、共创的生态协作模式,很快将各方的专业技术价值,串联成了一条协调互补、贯穿始终的价值链条。在共同探索和建设智能工厂的过程中,施耐德电气与合作伙伴们在各施所长的同时互相赋能,让智能工厂的建设迎来了共创共赢的“群星闪耀时”。
  “如何让网络技术赋能于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我们遵循了一条从网络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路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表示,作为中国最主要的通信运营商之一,中国联通在5G网络部署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中,他们也经历了从“外行”到“内行”的转变与洗礼。
  与此同时,澜兔数界(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年轻的初创公司,则将自己定位为“技术联合器”和“价值转化器”,专注于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价值赋能。其核心思路则是利用模块化的方式,尽可能为智能工厂的建设降低数字化壁垒,实现成本节约,并缩短实施时间。
  澜兔数界创始人刘啸天谈到,为了通过技术联合解决以上痛点,澜兔数界开发了工业数据虚拟化软件IDFE,将5G融合经验、数字孪生经验、工业控制闭环等能力做成了通用的模型库。这些模型库在覆盖70%~80%跨行业应用的基础上,再针对高端装备、半导体等行业的设备机理和工艺逻辑进行深入钻研,最终形成“70%通用+30%行业专用”的解决方案模式,便于各个领域的用户快速投入使用。这种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同样与施耐德电气的开放自动化理念高度契合。
  作为IT和云服务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北京华胜锐盈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工厂建设中同样扮演了重要的支撑角色。华胜锐盈总经理王宇男指出,制造业在应用云服务时面临着三大共同痛点:一是IT与OT融合不足,二是对业务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三则是成本敏感且相对更加注重投资回报率。
  针对这些痛点,华胜锐盈联合施耐德电气,共同基于开放自动化技术平台,帮助客户建立统一的数据监控和汇集平台,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同时兼顾平台的稳定性、高可用性、低时延性。然后,在云边端的架构下,让数据在端边侧实时分析、训练,再把结果反哺到工业控制和生产过程中,持续优化运营。这种分层分级的架构设计,既满足了制造业对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又控制了成本投入,体现了云服务面向制造业需求时展现出的高适用性。
  开放自动化技术赋能,创造卓越价值
  除了生态协作带来的价值整合之外,开放自动化技术和平台的优势也在这一项目中彰显无遗。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全球供应链中国区负责人张开鹏以施耐德电气北京物流中心为例分享实践经验。他表示,通过采用开放自动化平台,整个系统的部署时间至少可以缩短20%。这个数字背后,体现了开放自动化技术在提升供应链效率方面的显著价值。
  根据张开鹏的解读,如此显著的效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开放自动化平台的三大核心优势。首先,基于软件定义和集中化平台的虚拟化扩展,使得部署新的产线时不需要购买新的PLC设备,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只需要在系统中虚拟出新的控制器即可,这大大缩短了硬件采购和配置的时间。
  其次,模块化编程方式让工程师可以使用标准化模块,通过简单的拖拉拽方式完成新设备和产线的部署。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编程的复杂度,也提高了程序的复用率,使得整个部署过程更加快速可靠。
  最后,则是IT与OT的深度融合。施耐德电气的开放自动化平台具备双向交互的能力,一方面可以与IT系统进行数字交互,另一方面可以以OT模式与底层设备连接,不需要额外的网关设备。这种融合不仅简化了系统架构,也降低了成本,为供应链的快速响应提供了支撑。
  当这些技术优势综合起来,供应链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就能够更加敏捷地调整产线配置,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更快地恢复生产,从而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韧性。
  尽管智能工厂的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功案例,但如何让这些先进经验惠及更多企业,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制造企业,仍然是一个重要挑战。对此,熊宜谈到,破解智能工厂推广与复制的主要“题眼”不外乎三大挑战——技术能力与人才储备不足,现有生产系统的异构性和复杂性,以及生态开放性与协同的缺乏。
  针对这些问题,施耐德电气和合作伙伴们正在努力将复杂技术进行标准化、模块化,力求降低应用门槛,例如通过开发“即插即用”型设备,让中小企业告别复杂的改造工作,再如将原来需要大量编程的PLC功能,用基础模块化方案替代,从而大大降低编程开发的难度和门槛。
  在生态建设方面,施耐德电气还积极推动生态的开放化,并且早在研发创新阶段就打开生态之门,使其惠及更多伙伴。一旦有更多工业领域的伙伴接受开放生态的理念,中小企业就不需要自己费力组建生态,而可以借力大的生态系统为自身赋能,以平等的合作关系享受技术支持。
  展望未来,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深入,这种生态协作的模式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之高度契合的开放自动化技术,也有望在智能工厂的建设进程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开放、协作、共创、共赢的生态模式,才能不断破解智能制造领域的各种难题,让更多的智能工厂走进现实。

关于社区

本社区是控制工程网和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联袂打造的厂 商互动网络社区。您不仅可以看到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的 最新动态、产品和资料,而且可以通过本社区可以最快捷和 施耐德电气工业事业部在线互动。
     加入本社区,成为社区成员,将享受更多社区服务!

+加入社区

联系施耐德电气

名称: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东路6号A座施耐德电气大厦
邮编:100102
采购咨询:400-810-8889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2:00,13:00-17:00)
技术支持:400-810-1315
(工作时间:工作日9:00-12:00,13:00-17:00)
网址: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

扫我吧,即刻关注施耐德电气官方微信

互动反馈

1、请选择你的需求:


2、请填写详细需求:

  • 姓名:
  • 公司:
  • 电话:
  • 邮箱:

如果您是本站注册会员,请登录后提交反馈。非注册会员,请直接填写以上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