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体验】一句话生成智能体,一款好用的工业AI工具——中控TPT 2
发布时间:2025-09-15 作者:www.cechina.cn
●复杂生产问题依赖人工调试,工作繁重难提效;
●软件数据不互通,多目标协同流程冗长、效率低;
●工业时序数据强耦合、大时滞,只能依赖经验手动梳理;
●一个场景一个模型,重新建模训练耗时耗力。
在制造业智能化浪潮之下,是否有一款真正懂工业、懂工艺还好用的工业AI工具,能切实解决这些痛点,助力工程师高效工作?
8月28日,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2(Time-seriesPre-trainedTransformer2)重磅发布,并宣布首月开放免费体验。作为革命性的工业AI工具,TPT 2正是能够提升工程师工作效率的靠谱“搭档”。TPT 2扎根海量工业数据、具备跨场景泛化能力,能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技术需求,就像是全天候在线的“专家团队”,为工程师们提供决策支持。
自然语言交互与智能体生成:低门槛处理各类生产问题
TPT 2的一大亮点在于借鉴了大语言模型的对话式交互方式,让任意场景、任意工业、任意装置、任意岗位的流程工业一线从业者,都能零门槛用上工业AI,通过语言解决装置生产运行中的模拟、优化、控制、预测等多学科难题。简单来说,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问题,TPT 2就能自主启动全流程解决方案并生成可部署的工业智能体(Agents)。例如,当提出“预测氯碱装置的A电解槽槽温、电压未来5min的趋势怎么样”的问题时,TPT 2就能对问题进行分层拆解,识别核心需求与关联参数;随后生成包含具体调参建议的操作方案,基于历史数据训练并调用专属模型,最后结合实时参数进行自适应微调,直至问题解决。
整个过程工程师只需根据提示勾选关键监控指标、导入装置基础数据,即可逐步获取准确结果,无需编写代码和记忆复杂指令,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显著降低操作门槛。
此外,TPT 2支持“一键保存Agent”,后续遇到类似问题时,工程师无需重复操作,直接调用已保存的Agent,几分钟内就能完成部署,减少重复劳动。
全流程能力整合:一个平台搞定N项操作
TPT 2基于MoE混合专家模型架构,深度融合多技术体系,把工艺规律、设备状态、控制逻辑,都转化为可计算的模型,实现跨环节的智能协同,从根源上打破传统流程工业场景的数据碎片化困局,将生产全流程能力集成于统一平台。从设备控制、流程执行,到参数预测、异常处理、工艺优化,从模拟、控制、优化、预测、评估到统计,工程师无需在多个系统之间切换,在TPT 2平台内即可完成全流程操作。这意味着,原本需要多个工业软件分别完成的模拟、控制、优化、预测、统计,如今可以通过一次建模、一套智能体完成,从而真正让工厂积累的海量数据“活起来”,价值层层穿透。
吃透工业时序数据:以“数据”代替“经验”驱动决策
依托中控30余年积累的流程工业经验,TPT 2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对复杂工业数据的深度识别与分析能力上。TPT 2结合了超1亿I/O点数的千厂机理数据,能自主监测装置产生的毫秒级时序数据,自动识别参数间的隐含关联,迅速定位关键原因,并生成可视化图表,工程师能直观理解因果关系,并得到专业解决方案。
跨场景易复用:单一模型适配跨装置、多场景
长期以来,工业AI的发展受制于“一场景一模型”的碎片化模式。TPT 2打破了这一局限,通过工厂的海量真实数据进行预训练,提炼出流程工业普适性规律(比如“阀门开度与流量的非线性关系”“温度变化对反应效率的影响曲线”)。在应用于新场景时,无需工程师从零建模,仅需输入少量现场数据做微调,最快几天即可完成以往数周才能完成的部署。这种“预训练+微调”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AI的“水土不服”问题。
更具颠覆性的是,TPT 2已经具备 “感知-识别-决策-执行” 的全链路闭环能力。它不再局限于单一装置或单一场景,而是可以在更复杂的工业环境中发挥作用。这为未来工厂的少人化、无人化乃至高度智能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官网入口:https://tpt.supcon.com
让每位工程师都成为工业专家
值得强调的是,TPT 2的核心价值并非 “取代工程师”,而是帮助工程师摆脱繁琐的重复性劳动(如数据整理、模型调试),聚焦精力于工艺优化、问题攻坚等核心工作,让每一位工程师都能借助TPT 2的能力,达到专家级的决策水平,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发布首月,TPT 2邀请所有自动化行业从业者免费体验,9月30日前进入官网即可注册,立即解锁这款革命性工业AI工具,加速生产场景智能化落地!
识别二维码获取更多技术支持